第六百四十章 凉薄君王心思_盛唐陌刀王
七猫小说 > 盛唐陌刀王 > 第六百四十章 凉薄君王心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六百四十章 凉薄君王心思

  平康坊李林甫府邸上,他那独特的内月牙形正堂暖阁里,李林甫手持剪刀,站在一株枯黄了一半儿的泡叶栒子树前,把黄色的叶子一叶叶地剪落在泥土中。

  大管事端着茶水走上来,对着阿郎劝说道:“叶子黄得太快,阿郎不如弃掉它,明年换一株吧。”

  李林甫神思不属,伤感地说:“明年,我还有几个明年呐。”

  接下来他更加悲观地说道:“树枯了可以换,有些东西枯了,能换吗?”

  大管事也许能听懂阿郎在说什么,也许听不懂。他把煎茶递上去之后,刚要退下去,突然想起一件事情,回头叉手说:“宫里面来人了,阿郎是否要见。”

  “当然要见,请进来。”

  进门的是个身穿常服的青年,如果不听他开口说话,根本就看不出是不是太监,不过此刻卑躬屈膝的劲头,倒是颇有几分奴婢的神髓。

  李林甫对他也十分客气,邀请其盘膝坐在地上问:“侍奉这次来,想必是有要紧的事。”

  这太监附到李林甫的耳边,低声耳语了几句,直听得李林甫恍若雷声激荡,面如土色。

  “他真是这么说的?”

  “千真万确。”

  李林甫顿时郁愤难掩,激动地仰天长啸:“天哪!想我李林甫用政近二十载,独掌朝纲十多年,竟然会败给一个不学无术的外戚子弟!陛下,你难道已经糊涂到连人才和庸才都无法区分的地步了吗!”

  这一声悲观的呼唤,仿佛是李林甫此生最为正确的呼声,但他的脑袋里想的依然不是匡扶社稷,而是自己身体老迈,一定会被后来者算总账,杨国忠向来不是能容人的人。

  他悲从心来眼前一黑,向后昏厥了过去,仆人们连忙上前将他拥住,搀扶着躺到了床上。

  片刻之后,李林甫缓缓醒过来,身边坐着府中的专职医官,这医官在他的手上搭了脉,双手叉着说道:“阿郎,你这是郁气长久积压,致使肺部产生了病灶,需要安心休养,平素切莫受了寒气。”

  李林甫心知肚明,这就是被皇帝和杨国忠给气的。他现在有两个即使死掉的不能介怀的仇人,一个是杨国忠,另一个是安禄山。他能够预测到这两人将来的龃龉,却无法预测大唐王朝的命运,他就是这样见小而不能见大,个人在历史规律面前也这样弱小无力。

  就在这样一个帝国繁盛落幕的最低点,在这样一个人生的最终点。他突然想要创造一个给两人的对台戏增加难度的对手,这将是他此生最为得意的算计,这算计也许能够抑制安禄山的野心勃勃,或许决定杨钊最终的命运。

  李林甫想到这里,支撑着病体从榻上爬起来,大管事和家人连忙劝阻,他却倔强得不容分说。

  “来人,给我磨墨!”

  他穿着白色中单坐在案几前,精气神重新聚敛到双眉间。两个仆人小心翼翼地伺候,一个磨墨一个挑选墨管,然后蘸饱了墨汁递到了李哥奴手中。

  他捏着笔管的手微微颤抖,当落到纸面上却稳如磐石,终于写下了第一行字……

  ……

  一到寒秋,李隆基便带着他的宠妃和大臣们前往骊山温泉宫居住,重病在身的李林甫也被皇帝邀请,被家人派仆从用软轿抬着,跟随浩浩荡荡的出行队伍前往骊山的所在地昭应县。

  昭应县原名会昌,这一县制是专为骊山华清宫而设,因为围绕骊山华清宫的规模,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城市群落,堪比长安城中的一县之占地。所以李隆基以骊山建会昌,而且控制建筑人口数量,避免它继续扩大,使得关中不堪重负。

  李林甫到达昭应后,因为旅途耽搁更加病重,府上的医官配了几副药都不见成效。家人病急乱投医,在附近寻找了一个有名的巫医。巫医因见是李林甫,不敢怠慢,想了一个看似靠谱的借口说:“相公这是心念成疾致使邪祟入侵,若能得见圣人,定能够驱除邪祟使病情好转。”

  李林甫立刻遣家人题写书信一封,派人到宫中飞霜殿传递给皇帝,毕竟君臣相伴了十几载,皇帝对李林甫还是有感情的,决定前去探望。

  袁思艺和几个宦官连忙劝阻:“陛下,李林甫既染恶疾,不明情状,陛下不可以身涉险,不如派一个亲信之人代陛下去探望。”

  李隆基颇为犹疑,捻着胡须说道:“李林甫来信说,巫医断言见到朕就可以驱除邪祟病情好转,朕岂能置之不理?”

  “哎,陛下,巫医之言,不可轻信呐。”袁思艺脑瓜子一转,连忙上前进言道:“李林甫书信上说见到陛下就能好转,何必亲身去见,陛下只需站在高楼上,让李林甫远远看一眼即可,这样既保障了陛下安危,又成全了君臣之义。”

  看这小脑袋瓜想问题,就是和正常人不一样。他们前方百计不让李林甫见到皇帝,实际上有更深层的考虑。

  袁思艺和这帮劝谏的宦官,本来是李林甫在宫中的内线。

  李林甫病重即将不久于人世,听到这个消息谁最高兴,难道是他的仇人吗?当然不是,他明面上的仇人早已死光,背地里的仇人背负深仇,李林甫病死对他们来说太便宜了,不能亲自手刃,千刀万剐,岂能解去他们的心头大恨。

  现在最希望他死掉的就是他在深宫内收买的这些内宦,包括袁思艺在内,这些人全都收受了李林甫的好处,替他收集宫内皇帝的活动轨迹和一言一行,难听点儿说就是替右相监视皇帝。但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,他们的所作所为一旦被皇帝知晓,必然是人头落地的下场,若是背后的始作俑者去世呢,那么这件事会永远成为秘密,不会再被人提起。

  李隆基接纳了袁思艺的意见,下旨让李林甫的家人将他抬到庭院中,自己则登上了宫殿的阙楼的降圣阁,手中握着红巾居高临下朝李林甫招手。

  躺在胡床上的老人已经是风烛残年,他也许曾经风光一时,也许曾独掌朝纲,恐吓群臣,使天下人畏惧。他最终要步入黄泉的路途,他枯槁的手臂轻轻地抬起,看着楼宇上身形模糊的君王,心中顿觉无限凄凉。

  从开业二十五年起,到如今天宝十一载,他替皇帝掌了十六年的朝政,替他的懒惰背负了十六年的骂名。君王荒废的政务,全由他一肩挑起,他知道他需要的是什么样的臣子,所以甘心背负这个角色。如今他身染重病,却求一见而不可得,果然世间凉薄最是君王心呐。

  李隆基手中的那片红巾已经遮挡了一切形象,只留下具象化的符号,在他的眼中恍惚飘摇。

  右相艰难地动弹了一下手指:“你们,代我向陛下谢恩。”

  李林甫的儿子妻妾们跪倒在地上,朝着高楼上的皇帝五体投地,三拜九叩。

  (PS:感谢西子小鸟,欲仙,书友141125234641227,书友20190604121727020,内蒙一胖子飘红打赏。)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qm11.cc。七猫小说手机版:https://m.qm11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